在世界地球日重读《储存》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忙于生计的大多数人或许已经很久没有思考过有关“地球”这么宏大的命题。而不管你有没有去思考它,人类在地球上的困境却在各个方面显现着:病毒肆虐、气候变化、粮食短缺、物种灭绝、生育率下降、数字信息存储风险,等等。
来自瑞士的自由摄影师,扬·明葛(Yann Mingard)一直没有放弃思考人类所面临的生存问题。作为世界上唯一永久中立国,瑞士拥有通过银行等机构对财产和物品进行储存的传统。而扬·明葛也敏锐地将此作为他作品的切入点——作品项目《储存》包括“植物”、“动物”、“人类”和“数据”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整体看起来似乎展现了一种非常理性、科学的样本保持工作,但是在这些耗资巨大的工作背后却透露出人类深深的生存焦虑——我们为何要储存这些物质?当灭顶的灾难过后这些储存的精子和种子是否真的可以重新孕育出新生命?被孕育的新生命能否与新家园相适应?……这些话题其实没有人能够说得清。
《中国摄影》2019年1期的专题“2019:科学世界影像漫游” 探讨了以科学为核心的摄影创作这一主题,其中由托马斯·塞利格针对扬·明葛的创作所撰写的文章《储存》成为该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世界地球日的时刻,扬·明葛的创作再一次被重提,希望他的理念可以唤醒我们重新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储存
摄影/扬·明葛 文/托马斯·塞利格 翻译/何博
本文来自《中国摄影》2019年1期专题“2019:科学世界影像漫游”
我们的世俗社会如何管控它的遗产,以及这些遗产会被带去的未来?答案是以近乎宗教狂热式的热忱收集和归档资料和数据:以脐带碎屑、牙齿样本和精子的形式存在的人类DNA,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的DNA,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当然,还有我们在互联网、信用卡账单和官方注册等大数据通路上留下的大量数字信息。从2009年到2013年,瑞士摄影师扬·明葛(Yann Mingard)以摄影图像记录了这种对收集和存储的渴求,这种渴求又引发了我们这个时代许多未被问及但又迫切的问题。
繁殖技术会把人类的义肢上帝(prosthetic God)变成名副其实的造物主吗?过度的数据收集甚至有可能掩盖人们对宗教仪式和教义消失的不安吗?在实验室、动物园和植物种子银行中仅作为稀有个体标本存在的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古老的永生幻想有一天会成为真实的生物学和医学可能吗?
《储存》这组作品分为《植物》《动物》《人类》和《数据》4个章节。在其中,扬·明葛用一些影调极暗的照片记录、呈现了这一系列令人昏乱的问题。在这些照片里,医疗器械、数据服务器、人体、动物和植物样本、实验室和档案室的内部和外部,往往只能通过更仔细的检视才能辨别出来。
与《储存》讨论的话题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种种“变化”,都是由技术进步和理性成就铸成的,这些变化在照片中依托光的变化被描述出来。启蒙运动暗示着理性的进步带来了照度、亮度和清晰度,而明葛的照片突出了启蒙运动灿烂思想体系中的辩证对立。就像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和阿多诺(Theodor Adorno)1944年的标志性著作《启蒙辩证法》(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里写的一样,明葛的摄影作品也展现了科学进步黑暗的一面:人类通过科学进步继续驯化和驾驭自然之力,并让它们屈从于我们自己的分析和权力结构。
摄影固有的明暗特质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媒介,通过它可以直观地捕捉到科技成就包含的这些二元对立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植物》一章中,扬·明葛展示了一种无菌培养皿,照片的拍摄背景像夜晚一样黑暗。玻璃里有一些西班牙植物的种子,这些植物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只存在于6个植物园中。在《动物》章节里,我们看到一对正在交配的牛,而在玻璃屏障的另一边,一位科学家正盯着显微镜——繁殖是一个看似完美校准和受控的科学过程。《人类》部分的一张照片,展示了一个圆柱物体,它看起来像一个老式的旋转干燥机,或者让人想起电影《星球大战》(Star Wars)中的机器人R2-D2。照片的文字说明告诉我们,这个银色圆筒里有四个人脑和一只狗,它们全都被冷冻在液氮中,等待着“复活”的那一天。一名身着制服的保安站在一处模拟岩石结构的喷浆混凝土前,这是典型的军用掩体。在这座人造石墙后面的山里,有一些存储着大量的数据的服务器——从平淡无奇到高敏感度的。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生产这些数据,并把它们托付给这些巨大的存储设施(《数据》章节)。
上面谈到的只是我们如何处理虚拟和物质遗产的4个案例。与此同时,在扬·明葛摄影作品那熠熠夺目的黑暗中,有一种超越文字或图像的东西在发光,它机智地规避了科学和医学的规范和公式。直到现在,即使是最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说作家,也很少涉足这个由无菌培养皿、种子、与橡胶阴道交配的动物以及前军事掩体中的高性能数据服务器组成的疯狂而理性的世界。艺术、哲学和散文式的图像、思想和分析能否赶上科学成就、洞察力和各种可能性飞速发展的速度?对这些现实的思考,正是这组作品提醒我们所要面对的挑战。
扬·明葛
1973年出生于瑞士,在尼加拉瓜从事人道主义工作数年后,在沃韦高等美术学院学习摄影,正式开始摄影生涯。在过去十年里,扬·明葛曾在中亚多个地区工作,主要从事长期项目,探索人类在与大自然和建筑环境互动过程中所呈现的现代身份。其作品在瑞士温特图尔摄影博物馆、德国埃森弗柯望博物馆、安特卫普摄影博物馆、法国刚贡艺术中心、波兰克拉科夫摄影节、中国连州国际摄影节、德国昆斯特韦林·汉诺威和曼海姆摄影节等展出。
托马斯·塞利格
曾是瑞士温特图尔摄影博物馆(Fotomuseum Winterthur)的馆长,2018年起,成为德国埃森福克旺博物馆(Folkwang Museum Collection)的新任负责人。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点击购买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新刊(语音导读)丨中国影像收藏的本土化趋势
我们如何有关系丨3月刊专题亮点推荐(语音导读)
被称作摄影家,我心中有愧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